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上城区五项措施推动创新型城区建设

发布日期:2017-06-21 作者:上城区科技局 点击次数:1848

  •        近年来,上城区以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为主线,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加速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稳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举措,推动创新型城区建设,至“十二五”末,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8.5%。上城区先后获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县、区)”等荣誉称号。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创新驱动环境不断优化。紧密结合全区科技创新工作重点,编制出台了《上城区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以“一个七、两个十、三个百、四个增长、五个深化”作为“十三五”科技创新目标,通过“科技+金融”“科技+两创”“科技+平台”“科技+民生”四大工程推进目标任务。制定出台了含金量高的科技创新总政策—《上城区关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的若干扶持政策》;出台了《上城区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等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和细则,进一步完善了创新驱动政策支撑体系。

           二是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日益增强。首次在财政科技专项中每年设立众创空间建设资金800万元、科技创新劵150万元,建立“风险池”基金1000万元,加大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2016年,全区财政投入科技经费1.2亿元,比上年增长6.71%,其中技术创新专项资金3485万元,增长6.68%。当年下达各类科技项目扶持经费2391.92万元。截止目前,“风险池”基金可发放贷款额度达2.3亿元,已有23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信用贷款、应收帐款抵押、公司股权质押等方式,累计获得风险池贷款1.98亿元;已有289个企业在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创新券系统注册,批准发放创新券使用额度132万余元。杭州捷尔思阻燃化工有限公司承担的“轨道交通装备新型绿色材料开发与应用-轨道交通专用低VOC绿色阻燃可回收轻量化聚丙烯复合材料”等4个项目获2017年度省级重点研发计划立项。

           三是突出企业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精心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性、示范性和竞争力的科技项目,大力抓科技计划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近年来,全区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2项、火炬计划10项、重点新产品项目15项,省级财政科技经费无偿资助项目7个,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7项;培育国家重点支撑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为68个,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4个、专利示范企业17个、企业研究院6个、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1个,有2个高新技术企业入选浙江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杭州联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行业第一名。上半年,威星智能、海兴电力、诚邦园林3个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累计上市6个。

           四是集聚要素资源,科技合作交流逐步深化。近年来,上城区先后与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签订科技与社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上城区科技合作交流中心;与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科委签订共建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杭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签订创新创业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深度合作。上半年,着重围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中心”建设,主动加强交流对接,分别组织了融资路演和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两个专场路演,省有关高校推荐19个项目与风险投资企业进行对接。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开展科技合作洽谈,就智能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区块链产业小镇项目落地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达成协议;与浙江理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共建上城区科技创业中心浙江理工大学分中心。与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先进制造业研发中心”和“咸亨国际应急装备研究所”。

           五是打造人才高地,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近年来,上城区注重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现拥有国家“千人计划”2人,入选省“千人计划”2人、省151人才3人、市“521”人才2人、市钱江特聘专家2人、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人。上半年,邀请浙大海创留学归国人员团队来上城考察,就引进高素质留学归国人才创业项目开展交流。与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担保公司合作成立了“海创驿站”,并在美国硅谷挂牌成立“杭州市上城区海外高端人才联络站”,形成引外到内科技人才链接。为深入贯彻全国“科技三会”精神,今年3月24日,组织召开了全区经济、科技暨特色小镇推进大会,对下一步全区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专门部署,为营造和激励创新创业,会上表彰了162个创新型企业和19名先进个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