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宁海县培育众创空间成效初显

发布日期:2017-06-26 作者:宁海县科技局 点击次数:1683

  •        为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宁海县积极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创新为主的1+X政策,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政策集成和开放共享,整合县域内创业创新资源,打造开放式“众创空间”,力促大众创业创新。

           一、构建多元化众创平台,打造创业创新“孵育基地”。一方面,整合资源,打造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众创空间。布局“1+4+X”众创空间,推动创客主体集聚。以县科创中心为核心,大学生创业园、电商产业园、东方蓝色慧谷、金港创业基地等4家创业园为节点,基于“二区八园”培育新型众创孵化平台,打造集办公、消费、生活于一体的“拎包入住”众创空间,并提供多形式政策优惠,鼓励社会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创业入驻,如大学生创业基地实行前两年免费、电商产业园实行按快递量减免,90%以上实现零场地费。另一方面,无中生有,打造一批“院地共建”创客舞台。积极对接浙江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吸引院校到宁海设立海洋研究院、协同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技术转移中心,发展“海洋高技术”“智能高科技”创客舞台。目前,已吸引新能源研发等 7 个项目和 6 家本地企业进驻。

           二、集聚多层次创客主体,培育创业创新“内生动力”。一方面实施人才新政20条吸引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积极鼓励优秀创业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等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到宁海创业,对高层次人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补助,并优先推荐申报市“3315”工程、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优先进行科技项目申报扶持。目前,该县科创中心已吸引 1名“国千”人才、2名“省千”人才、市3315团队4个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领域高端项目入驻。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和新型农民等群体创新创业。积极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高校在宁海建立一批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经费由县财政全额补助,给予最高25万元的3年期全额贴息贷款、不超过50平米场地3年内零租金等;大力鼓励农民返乡创业,积极推进“村淘”项目,搭建电商创业平台。如,给予创业农民最高额度为50万元的贷款,并可续贷2次。

           三、建立全方位创服体系,扶持创业主体“成长壮大”。一方面实行“政府+社会”融资服务模式,“全程化”资金扶持。即,实行“政府贴息贷款、天使基金、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政府引导产业基金”等多层次的政企联动金融扶持政策,满足各类、各阶段创业主体的资金需求。目前,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已为28 家企业科技企业贷款 491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完成注资970万元,目前与另外两家新兴科技企业已达成合作意向。此外,该县明确,对众创空间的企业,前3年按照地方财政贡献额给予全额奖励,第4、5年按50%予以奖励。另一方面成立创业联盟构建创业生态圈。通过聘请50名县内外专家、成功企业家与政府有关行业资深人员共同组成创业导师专家团,采取坐堂咨询、专家讲座、会诊服务等多种形式,定期免费为创业者提供管理、行业、市场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化技术指导。同时有效整合小微企业创业基地、青年创业中心、宁海科创中心等13个众创平台的人才、技术、市场资源,开展创业论坛、创客沙龙、创业训练营、项目路演等创业活动,为创业团队提供即时实用的项目、资本等信息,培育形成合作互补的创业生态圈。

           齐头并进谋发展,宁海县众创空间建设呈现亮点纷呈的局面。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众创空间、创客舞台、创业工场等10余个,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市级众创空间4个、县级众创空间6个。其中宁海科创中心2016年9月获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重点引进生命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和项目入驻孵化,目前拥有创业导师10余人,累计进驻企业56家,已成功孵化16家科技型企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下一步该县将拉高标杆勇攀登,积极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到2020年,全县计划创建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家,县级以上众创空间10家,创客服务中心2家,建设众创空间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新集聚创业者1000名,孵化新兴产业领域高质量创业企业数100家,高水平创业辅导、金融服务、风险投资、技术转移等创业服务机构10家,奋力打造省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创业之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