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孵化器建设

【孵化器30年】探索设立多种类型的孵化器 ——《中国创业孵化30年》

发布日期:2017-07-13 作者: 点击次数:2090

  •        从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着手,我国最初建立的孵化器绝大部分是服务各类科技型企业的综合孵化器,面向各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创业企业提供综合孵化服务。在不断发展的探索中,我国孵化器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多,服务质量逐步提高,而且在类型上开始了衍生和分化,探索出了面向特定专业技术领域和特定创业者群体的多种新型孵化器组织形式,使我国孵化器发展整体上呈现出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企业孵化器、国有企业孵化器等多种形式发展的良好态势,扩大了孵化服务受益者范围,有力地推动了各类创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为企业技术创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孕育出科技创业新的希望。

           专业技术孵化器崭露头角

           专业技术孵化器是为特定技术领域的创业企业提供服务的孵化器。它除了具有综合性孵化器的基本服务功能外,还能够为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技术服务,包括专业化的技术开发、测试等设施,专业化的辅导团队,专业化的投融资服务等,是孵化器深化发展的产物。

           在我国综合技术型孵化器发展7年后,1994年5月5日,宜兴环保科技创业中心举行启用典礼,成为我国第一家专业技术孵化器。此后,陆续的一批专业性孵化器开始运行,逐步建立了包括软件企业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信息技术企业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实践证明,这些专业孵化器以更加准确的视角和更加精确的服务,对促进相关技术领域的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我国已经有北京生物医药高科技孵化器、深圳生物医药孵化器、北京清华软件企业孵化器、北京新材料企业孵化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北京北内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天津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宜兴环保科技企业孵化器、昆明生物技术企业孵化器、上海张江生物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但总体上,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经验还不够丰富,数量还不够多,尚缺乏与专业技术相配的专业管理和服务系统。

           国有企业孵化器探索起步

           国有企业孵化器是指国有大型企业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用国有企业的各种资源,结合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专业性公司及相关机构的优势,为科技创业人员提供更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服务的孵化基地,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企业孵化器类型,其产生和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也为我国企业孵化器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国企正式创办孵化器之前,我国的一些国企已经开展了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国企技术水平、盘活企业闲置资产的一系列探索。1996年,黑龙江省十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先后开辟了高新技术角,10个企业高新技术角为母体企业共开发出新产品65项,价值1.8亿元;北京市在国企改革中出台“退二进三”和“返三进四”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市内国有企业的大力闲置厂房被转租转包,为北京市的国有企业创办孵化器提供了经验。

           1999年8月,全国首家以国有大企业为依托的产业孵化基地——北京北内制造业高新技术孵化器基地有限公司成立。

    国企孵化器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改革,盘活国企的存量资产,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步伐,使原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得到全面的改造和提升;同时,孵化新技术、新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新的就业群岛,形成新的企业群体,从而推动国有企业自身和相关行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地区的产业机构升级,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托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体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北内人可能并不知道,18年前他们的创举在今天已经演变为我国众多传统国有企业加入创业孵化活动的新浪潮,这种发展衍生创业的良好模式为企业内外大众创业创新,充分利用大企业完成的研发与产供销体系提供了便利,更为国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选择。

           留学人员创业园应运而生

           中国向外派遣留学生已有百余年历史。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求学异国、回国服务,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加速现代化建设,弥补急需的各类行业人才的不足,以缩短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对派遣留学生问题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拉开了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1978年7月11日,教育部向中央提出《关于加大派选留学生的数量的报告》,同年12月26日,改革开放后的首批52名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随后,在常年以来公派留学为主的基础上,逐步放开了自费留学的政策及出国留学的多种渠道。1985年,随着“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正式取消,“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截至1999年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2.4万人。

           随着出国热潮的持续,自费留学成为不少人出国打工挣钱或移民定居他国的捷径,公派留学人员滞留不归的现象也日趋严重。面对这一情况,国家及时调整出国留学工作,开始着手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发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南方讲话”,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消息,并号召广大留学人员“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1993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被写进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确立了新时期的留学工作方针,同时发出了吸引在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号召,引起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的热烈反响,以各种形式为国服务的活动开始活跃,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初见端倪。

           同时,面对当时我国新兴产业增长乏力的局面,通过事实可看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引进外资和购买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途径来发展高科技产业空间有限;而从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区的经验来看,通过引进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一条有效的、潜力巨大的途径。为了更好地引进和用好留学人员,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的积极性,并考虑这一群体的具体情况和面对的特殊困难,创造有利于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环境,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并依托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留学人员创业园就此应运而生。

           1994年9月,南京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南京市人事局共同发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南京(金陵)留学人员创业园(后正式授牌为“金陵海外学子科技工业园”)。

           留学人员创业园是中国独有的、专门服务于留学回国人员科技创业的服务机构,是在一般孵化器基础上,针对留学人员这一特殊孵化服务的企业孵化器。它具有一般孵化器的特点和功能,又具有自身的特色。

           留学人员最重要的特点,是其融合国际化特征和了解本土国情。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有其特有的优势,也有着许多区别于一般创业活动的实际困难。他们既要面对一般创业活动普遍存在的风险性、动态性、不持续性等诸多复杂难题,又要面对所有科技型创业活动不易逾越的“达尔文之海”—技术供给与商业需求间的鸿沟。在创业初期,还要面对尽快熟悉国内市场环境、了解国家法律法规、适应国内创业创新文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因此,留学人员创业园一方面需要具备符合留学人员创业特点,提高留学人员企业存活率和成功率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要担负起进一步发挥留学回国人员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海外人才引进、打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独特作用的职责。

           1994-1997年,自全国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南京诞生后,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进入了探索阶段。这一时期,还有由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回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牵头,与高科技园区、经济园区于1996年共建的上海留学人员嘉定创业园、上海留学人员漕河泾创业园区、上海留学人员张江创业园区、上海虹桥临空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一批园区,以及于1996年10月在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的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这是国内最早创建的一批留学人员创业园。这一时期成立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在空间布局、管理运营等方面虽然尚未形成完整的架构,在政策支持上也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与当前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仍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仍起到了开创先河的作用。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发出了“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的号召,进一步丰富了以前所提出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十二字留学工作方针的内涵,确立了回国工作与为国服务并举的留学回国工作的新的指导思想。此后,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留学人员开展为国服务活动,解决他们回国的后顾之忧,并为已加入外籍的高层次留学人才提供出入境方便。此外,还相继创办了各种形式的留学人员人才、项目科技交流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于1998年12月首办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为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

           1999年7月,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在天津召开海外学人科技创业园工作座谈会,研究启动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并于2000年和2001年分两批次确定了21家园区作为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单位。

           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潮的逐渐形成,以及国家对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工作的重视与着力推进,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天津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园、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杭州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一批园区纷纷启动,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到1999年年底,全国已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30多家。

           此后,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国家对留学工作和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步规范,服务趋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作为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引海外人才创业和培育成功企业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等多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始起步

           大学科技园一般由大学建立,依托大学的技术、人才、信息、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资源,并结合其他社会优势资源,面向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中小型企业的培育。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学校服务经济建设的窗口和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的建立可以使科技人员不脱离学校母体,依托学校科研条件,教研兼顾,创造较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大学科技园在本质上属孵化器性质,不断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向社会上输送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化科技成果,辐射和带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991年,东北大学率先创建了东北大学科技园。此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纷纷建立科技园。截至1998年年底,全国陆续建设有33个大学科技园。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事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工作。支持发展高等学校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产学研更加紧密地结合。”同年9月,科技部、教育部成立了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决定从国家层面上联合推动大学科技园工作。这次会议引起了各方面对大学科技园的高度重视,一个蓬蓬勃勃的大学科技园建设新局面逐步形成,标志着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科技部与教育部共同支持下,全国已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近40家大学科技园。

           国际企业孵化器扬起风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探索建立了国际企业孵化器,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竞争水平,帮助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实现跨国经营与发展,同时帮助国外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1995年9月,在天津召开的国际创业中心研讨会上,中、外专家提出了“国际企业孵化器”的概念,建议在中国试行发展能够容纳国际小型创业企业的孵化器,同时帮助海外学子和华人华侨回国创业,并促进中外企业的合作,成为中外企业的“结婚处”。科技部审时度势,迅速做出了积极反应,同年10月即与联合国有关部门取得联系,1996年1月又与联合国有关官员面谈,随后开始了国内的组织工作。1996年8月,科技部火炬办在联合国开发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组成了有国外知名专家参加的专家组,对我国8个办得较好的孵化器进行建立国际企业孵化器的考察和选址工作。1997年2月,在苏州孵化器召开了建立国际企业孵化器的工作探讨会,对如何创办国家企业孵化器进行了初步的研讨。

           1997年5月,根据专家组的建议,科技部确定了8家国际企业孵化器的试点单位,包括北京丰台、天津、上海、苏州、武汉、西安、重庆和成都,先期开展国际企业孵化器建设。同年7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在西安召开了创办国际企业孵化器的工作座谈会,并建立了国际企业孵化器网络。这些孵化器基本具备了国家水平的孵化场地,管理队伍素质也有较大的提高,并与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芬兰、韩国、波兰、澳大利亚等国的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建立了包括培训、互换人员、建立伙伴关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一批在孵项目还被列入了中俄、中捷、中波等政府科技合作项目。上述这些国际企业孵化器还与香港、台湾孵化器开展了合作孵化,并影响带动了国内更多孵化器开展国际创业孵化。之后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又被批准为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形成了“8+1”的试点格局。

           1997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上海市科委直接领导,上海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牵头。联合上海市具有一定国际化条件的孵化器,采取“一器多基地”的模式,共同组建了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IBI)。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总部设于上海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现已包括市孵化器、漕河泾、张江、杨浦、慧谷、上大科技园6个孵化基地,为国内外中小企业及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办的企业优良的创业环境和完善的服务,并享受国家和上海市有关优惠政策,具有“政府协调、资源集成、合理配置、优势互补、运转灵活”的特点。

           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化方面卓有成效。成功举办了19届“国际企业孵化器培训班”,已先后有上千为国外孵化器管理人员参与,其承办的“企业孵化器模式国际培训班”,已先后有上百位国外孵化器管理人员参与,取得了教学相长的效果,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IBI致力于广泛开展与国际知名孵化器的交流和合作,目前同法国、日本、日俄罗斯、美国、韩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的孵化器或相关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其中上海与法国孵化器“互惠互利、对等支持”的合作模式得到了科技部的高度认可。同时,作为亚洲企业孵化器协会发起单位之一,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还荣获了亚洲企业孵化器协会荣誉孵化器的称号,随着孵化器国家化的推进,上海孵化器正逐步成为对外科技合作面向亚洲、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我国的科技创业孵化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仅仅十几年的探索发展,就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做出了初步贡献,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和赞扬。2000年4月,原联合国科学基金会主席、开发计划署高级顾问拉卡卡先生在“世界企业孵化与创新大会”上以“迅猛发展”评价中国的孵化器事业,认为中国孵化器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