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创业精神30年的时代变迁
中国的科技创业活动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是在落实国家科技计划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从旧秩序到新生态、从边缘人到新阶层、从生存型被动创业到自我实现型主动创业,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创,中国的孵化器在创业者最需庇护的时候为他们撑起了保护伞,并矢志不渝地改变着创业者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最终迎来了全新秩序的创业新时代、缔造了创业新阶层。
撑起科技人员创业的保护伞
30年前,科研院所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做出来很大贡献,但是刻板的体制也抑制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和发展,很多科研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1985年3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要求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扶持科技型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引导科技人员进入市场。但正如当时具体领导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所描述的,在当时固旧的框架内,想要让青年科技人员放弃体制内的工作而下海创业还是相当困难的。
“其实搞高新区和‘火炬计划’这个想法在1986年就有了。”宋健回忆道。出于为科技人员面向经济建设和进入市场经济创造“小环境”的考虑,1988年“火炬计划”上报国务院后,立即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宋健等相关人员随即针对“火炬计划”的执行议定方针,首先,坚持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依靠政府直接投资和组织;另一方面必须发挥科技人员的能动作用,鼓励和引导其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兴办中小企业,以各种形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次,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拨款实施的各项科技计划等都要坚持阶段成果商品化的方针。同时,发展高技术产业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争取立足国际市场。最重要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火炬计划”的执行,要坚持“认清优势,重点突破,精心指导,典型引路,逐步展开”的做法,选准突破口,防止一哄而上。作为面向经济建设的一个措施,“火炬计划”能够发动科技界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贡献,并逐步引导千百万的科技工作者和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但与此同时,宋健也承认道:“在那种计划经济的观念下,想要让青年科技人员下海是很困难的,思想压力很大。”
原天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马凤岭对当时的情况深有感触,他指出民营科技企业出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始阶段,是改革开放的“新产物”,所以不仅在观念上受到社会主义大跃进时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影响,而且在体制上也有诸多掣肘。首先,公司必须要找个挂靠单位成为自己的主管部门,但这种挂靠关系引发很多矛盾。其次,民营企业享受不到国家给的各种待遇,下海创业的科技人员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专业技术职务等无部门管理。并且,民营科技企业初创规模小,无力置办设备、场地,缺乏企业管理经验,也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鉴于大量科研院所年轻人员虽有创业的热情,但碍于思想藩篱和制度屏障难以实现成就的事实,也为响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第一家孵化器应运而生。1987年4月10日,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筹备组租赁了总参通信部武昌军代表室驻地,作为创业中心的第一个孵化基地,同时正式接纳第一家科技创业企业“武昌溪流电子研究院”入孵。此后,中心协助新成立的“武汉实验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和“武汉华信电子研究所”办理了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并接纳他们成为第一批入孵企业,当年一共孵化了6家企业。1987年6月8日,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成立,到1990年6月,中国第一批由孵化器孵化的科技企业从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毕业,在孵的27家科技企业中有6家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在首批毕业企业中,楚天激光的创业者在“用科学技术为生产建设服务”口号的感召下,借助华中科技大学的激光技术,创建了后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激光焊接、打孔设备制造企业的楚天激光。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为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点燃了星星之火,之后借助国家“火炬计划”,迅速燎原整个神州大地。孵化器为拥有创业激情的科技人员打破制度的约束、创造宽容的成长环境,撑起了解禁思想、放飞梦想的保护伞。
几乎同步地,在1988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正式纳入“火炬计划”。同样出于实施国家方针政策的意图,这一举措更激励科技人员从人才密集且工作不饱满的地方分流出来,勇敢地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去、到市场上去,保护并鼎力支持他们创办新事业、发展高技术。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渐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学校,给一切响应号召、献身创业的科技人员指出了方向,给予激励,传授经验,坚定信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至此,创业不再是无法谋求体制内工作后的无奈之举,创业成为一种自由选择。
为归国创业者提供了超时代的环境支撑
20世纪90年代起,海外留学人员掀起了一股归国创业之风,但是国内的创业环境无法满足他们回国创业的现实要求,劳动力、资金、管理等要素的束缚,阻碍着他们的创业激情。为了机器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支撑他们归国创业的行动,以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代表的一大普孵化器应运而生,成为孵化留学人员企业、汇集创新创业要素与资源的重要平台,解决了经济要素的制约,为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逐步放开了自费留学的政策及出国留学的多种渠道,到了80年代中后期,“出国热”持续升温,自费和单位公派留学的规模也迅速扩大,如何吸引这些留学人才归国成为我国人才引进的重要问题。1993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正式被写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现象也初见端倪。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多数回国创业者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小规模研发型企业居多,且只有小部分初具规模。留学人员的创业环境往往影响着他们的创业实践,留学人员企业一般为留学人员的单独创业,企业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居多,行业分布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咨询性服务业企业。用时,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普遍面临着缺乏把握及开拓国内外市场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资金困难、与相关部门沟通不够、与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联系欠缺及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等问题。资金、技术、管理、劳动力等要素一直制约着他们创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考虑到这一群体创业的具体情况和面对的特殊困难,为创造有利于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环境,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并依托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专门的孵化基地和服务机构,留学人员创业园(简称留创园)就此应运而生。
留学人员创业园已然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提供落地、政策、政务、商务、市场、融资等创业支持的基础服务体系。因此,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3年年底,我留学归国人员总数达144.48万人,有72.83%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依靠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创业已成为留学人才回国的新热点。
2013年年底,从美国到清华大学的杨子斌发现,在他研究的大气污染源离子检测领域,市场上寻求与他合作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当时只是单纯想创业,没什么资本,也不太懂怎么创业。”杨子斌坦言。项目通过筛选后,可在集中办公区享受免费工位,企业注册、法律咨询、创业辅导等费用一律全免。了解到“金种子创业谷”的政策,杨子斌和创业伙伴们心细德递交了入驻申请。最终,他们在创业谷得到了5个免费工位,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这里设有开放办公区、集中办公区、专业孵化区,还配套了咖啡洽谈室、图书阅览室、会议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在这里,创业者可“拎包入住”,免费享受工位、网络等基础服务,法律、财税、知识产权等专项咨询,以及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增值服务。
从日本归国的致命桥梁专家刘贵位,曾先后两次受邀与别人一起创业,均以不愉快的结局收场。一心想把手中的桥梁材料技术材料转化为产品的刘贵位,最终选择了自己创业,投奔了“有政府背景,值得信赖”的老牌留创园——海淀创业园。“真帮忙”的政府行为,给了最初留学人员创业的各项支持政策,让创业者了解、享受这些政策,是留创园孵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同样入驻海淀创业园的牛津大学博士、北京志光伯元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马兆远认为,住房、启动资金等“硬”政策,对初创企业就是“雪中送炭”,但他们更受用的是“软件”—全方位创业孵化服务。
海淀创业园整合多种资源,通过聘请专业人员、邀请成功企业家等方式,开展创业导师辅导,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在科技条件服务方面,海淀创业园建立分子生物公共实验室等平台,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企业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进行奖励性补贴。为给企业做好人才服务,海淀创业园通过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通过争取政府部门相关政策,及时为企业引进短缺型人才;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为企业解决应用型人才。致力于解决让很多企业头疼的投、融资问题,海淀创业园构建了以贷款、担保等为一体的企业融资服务链条。2001年,与中关村担保公司、北京银行、北京民生银行合作,推出中小企业小额信誉贷款担保业务。2008年,推出“金种子”投资计划,力求通过对种子期项目的支持,带动外部资本进入,提高项目孵化成功率。2009年,引入北京市海淀区5亿元的创业引导资金。今年,海淀创业园将设立中关村创业反哺基金,在创业成功企业和优质初创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以创投谋双赢。
孕育形成影响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文化思潮
孵化器与当下社会创新创业思潮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孵化器的帮助下,不同创业团体的创新文化与外部创业资源相结合,形成孵化器“成人达己”的共享创业文化。不同孵化器的微环境又聚集全社会的创业文化大环境。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逐渐孕育出影响整个社会的创业文化思潮。
营造企业的创新创业文化是为了鼓励在孵企业弘扬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意识,满足在孵企业的创业需求,加强在孵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孵化器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提供中介及各种交流与合作的服务,营造一种浓浓的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吸引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入驻孵化器。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创新型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满足了社会更加多样的创新创业需求,作为创业者汇聚交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场所,孵化器越来越成为创业文化的空间载体。自2014年国家启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以来,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创新创业激情高涨、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孵化器成为无数创业者的独立王国。在这里他们实现着自我价值,引领者全新的“时尚潮流”。如今,创业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创业者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趋势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驾护航,满足更广大创新创业者的新需求,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梦,助力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国内创业热情缺持续高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和日益宽松的创业氛围,有力地推动着创新创业的发展。伦敦咨询公司UHY的报告指出,自2010年以来,中国初创企业数量每年以将近100%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达到161万家。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平均每分钟就会诞生7家公司。创新创业的浪潮正向我们涌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投资促进、培训辅导、媒体延伸、专业服务、创客孵化等多种基于不同服务重点和核心资源的新型孵化模式,推动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提供了有力支撑。仅2015年,众创空间举办的各类创业活动多达7万余次,服务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超过15万家,服务创业者超过50万人。此外,创业大街、创业小镇、创业社区等众创生态要素集聚发展的苗头出现,部分地区成立了众创空间联盟组织。这些众创空间作为创业孵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动着早期创新创业,成为早期创业者汇聚交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场所。
以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为例,它成立于2006年10月,于2007年年底进入重庆环球互联网产业科技孵化园,进驻时公司员工仅21人,收入100余万元。该企业入驻园区后,遇到了研发人才缺乏法人难题。园区在为其引进互联网相关专业人才的同时,还积极与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联系,召开专场招聘会,帮助其招聘相关专业人才,解决了人才问题;积极指导并协助其申报市、区级科技项目,使其先后获得了市、区及国家创新基金4个共计130万元的项目,解决了其资金问题;安排渝中区知识产权特派员上门为其进行知识产权的指导服务,帮助其获得软件著作权、商标等知识产权15件,解决了其知识产权问题;积极与税务局联系,解决其税赋较高的问题。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在创业初期的发展。在企业成长后,园区积极为其牵线搭桥,联系风投机构,帮助其获得IDG1000万美元的奉献基金,毕业时员工人数增加到270人,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