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历的几次创业大潮中,科技人员、行业精英发挥的作用令人瞩目,不仅所创企业成为行业先锋,企业家自身的魅力也璀璨耀眼。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传统产业和创业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那些富有经验与眼光的企业家和掌握了先进技能的精英创业者日益活跃且影响深远,他们所代表的高质量科技创业对刺激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规模的影响与贡献,正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接纳与认同,而作为创业精英的他们也在全社会彰显着榜样的力量。
成功创业引领潮流
在科技产业化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文化孕育而生,随着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创新创业的思维与活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事风格。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使创新创业成为社会潮流,更多科技人员、创业者、企业家走出思想桎梏,积极顺应时代变化,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科技产业队伍。在创业队伍中,有一群人脱颖而出,他们就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榜样。他们身上具有的企业家精神正是创业创新文化的核心内容。他们的创业故事往往成为众多创业者的励志典范,他们的精神也是创业者纷纷效仿和学习的对象。
上海集成电路孵化基地在孵企业中,闻泰集团是一家媒体被聚焦的“明星企业”,也是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典型。闻泰集团成立于2006年,连续多年当选为“年度中国手机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当闻泰在上海初出茅庐时,只是年轻人张学政、张学营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技术研究者共同创立的一个手机设计公司。当时的闻泰也面临着所有中小企业一样的困境:资金短缺,办公场地狭小,办公、研发设备严重匮乏。
闻泰成立之初,并不是很注重知识产权的申请,通过向孵化基地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咨询,闻泰开始注重知识产权。2006年开始,闻泰在知识产权方面大幅度跟进,连续推出了涵盖2.5G到3G的GSM、GPRS、PHS、EDGE、TD-SCDMA、3G等自主研发的多系列多款移动终端产品,拥有近千项自主知识产权。仅2009年上半年,在孵化基地申请发明专利就有50多项。闻泰将知识产权提上企业战略规划,成立专门的法律事务部,现在闻泰已被评为上海市软件企业、专利试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正是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优惠政策,以及这些及时而又实在的服务,使闻泰可以专注做研发,并迅速成了手机届的黑马。
闻泰找准发展方向,坚持大量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专注于进行无线终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闻泰跟展讯通信共同研发的单芯片双卡双待技术,完全由中国人自主研发,属全球首创,在手机行业技术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单芯片双卡双待手机的基础上,闻泰研制出了性能更加完善的单芯片多媒体手机,又将国内手机技术推进一大步,为手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闻泰通孔板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手机制造成本,开创了手机主板能做通孔的先河,代表着通孔技术的新突破。
2007年11月,在集成电路孵化基地的帮助下,闻泰投资7000万美元在嘉兴建立了总面积200亩的生产基地。基地涵盖了SMT、成品组装线、模具注塑、五金、天线、电声器件等零部件工厂,年产量3000万部,建成了年产值100亿的手机产业集群。如今,整个集团形成了研发中心在上海、生产中心在嘉兴、运营中心在深圳的良好发展格局。
培育企业家精神
“创新创业的文化可以有不同的载体,但是都会有共同之处。”科技部党组成员张景安曾对推动中美科技发展的文化作了比较:美国有“车库文化”“寝室文化”,一批大学生、创业者在自家的车库里、寝室里搞研究发明,然后把技术成果拿出来成立公司,惠普、微软等IT业巨头都是这样起家的;而中国特色就是“高新区文化”“孵化器文化”,有识之士在不到国土面积万分之三的高新区里,创造出全国一半以上的高科技成果,成长起联想、方正、华为等一批大型科技企业。
上海市张江“高新区文化”被具体为8个字:“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孵化培育了展讯通讯、微创医疗、晟矽微电、1号店等上市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科技型企业的摇篮,既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推动着,更是科技型企业的文化导师和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缔造者,是区域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如何促使孵化企业塑造各自的创业文化,是孵化器工作永恒的主题。
在浓郁的创新文化感召下,南京高新区一大批自主创新创业的先进人物典型纷纷涌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瑞继堡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沈国荣就是其中一位。他首创工频变化量保护原理、创立快速继电保护理论,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原创电力自动化保护和控制领域的核心理论,并将其进一步产业化、体系化,企业内建设完整的产业链,建成国内最大的电力保护控制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化中心。沈国荣院士所率领的南瑞继保也因此成为南京高新区电气龙头产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典型。
2014年UIPalette列出了旧金山湾区最牛24家创业孵化器。清华科技园创源孵化器(InnoSpring),作为唯一一家致力于培育中美初创企业的创业孵化器登上榜首。自1999年创立以来,清华创业园孵化了无数成功的企业,郑海涛创办的数码视讯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数码视讯成功上市,创始人郑海涛再次成为创业者的模范标杆。2000年3月,郑海涛在中关村创办北京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他的创业三部曲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①不打无准备之仗。郑海涛认为,一定要在有足够的知识、经验、能力储备后,再去创业。创业不是玩过家家,千万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创业前一定要问自己:“准备好了吗?”。②创业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像所有创业者一样,郑海涛当初也曾因融资问题而沮丧动摇过。那时,他们自筹的资金只剩不到2个月就要用完了,而后续资金还没有头绪。心急如焚的郑海涛一连找了20多家投资商都给他吃了“闭门羹”。恰在这时郑海涛有机会问了柳传志2个问题:在你成功的过程中,机遇起了多大作用?在创业过程中,是否有动摇?柳传志的回答是,机遇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和实力。而这给了郑海涛很大的信心。③万里长征始迈步。郑海涛不认为自己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他说:“最多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他想的更多的是公司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经营管理。他一直很少谈自己创业过程中的一些挫折。也许忘记了,也许觉得没必要。他说自己很少怀念过去,他更关注的是公司的未来。
企业家精神中的“锐意进取”,饱含着一股子闯劲儿、一股子韧劲儿。企业家给我们留下了清晰的时代足印,他们披荆斩棘、惨淡经营,最终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育体系,本身也蕴含着企业家精神的不断弘扬与传播。孵化器培育的数万家企业,大多数打上了当代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印记。在孵化器与创业者共同经历的创业岁月中,不甘平庸、渴望成功、诚实守信、合作共赢、坚守信念、产业报国等,这些企业家的基本理念,通过言传身教,正成为许多毕业企业挥之不去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