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湖州市吴兴区积极搭建研发平台助推产业升级

发布日期:2018-06-29 作者: 点击次数:1541

  •        近年来,吴兴区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强化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重点支持企业建设各具特色的研究院、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等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服务,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区已成功创建企业研发中心5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2家,其中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列全市第一;院士工作站14家,其中省级专家院士工作站4家、列全市第一。

           一、聚人才,打造引智育才承载体。一是重人才引进。围绕智能装备、信息经济、健康时尚、休闲旅游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企业引才需求,实施“产业链”精准招才,重点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科研团队。今年以来,已完成对接项目70余个,重点盯推56个,引进落户22个。二是重自主培育。围绕优势产业和科技项目发展建设需要,一对一精准指导企业创建领军型创新团队。2017年,美欣达成功创建省级领军型创新团队,贝盛、金农、玲珑湾成功创建市级创新团队。同时,引导企业挖掘和培育自有人才,鼓励企业实施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培育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高精尖人才队伍。如大东吴集团通过薪资与技能等级挂钩的方式,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培养出一批研发能力强、企业归属感高的专业人才,公司已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高级工及以上专技员工近百人。三是重校企联建。强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加大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顶尖高校院所合作力度,建立人才梯度培育库;探索同南非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英国利兹大学等国际型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邀请9名来自英国、南非等地的海外院士同本地大企业开展合作洽谈,加快重点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实现校企联姻276家,开展科技合作项目400余项。此外,支持青年科技人员、研究生及创新团队与科研机构的学科专业团队落户吴兴,与企业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二、攻难关,打造技术开发主引擎。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允许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通过抓好惠企政策落地,贯彻落实高企15%所得税政策及企业技术开发费用175%加计抵扣等新政。2017年,全区企业研发投入达12.02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工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83%,全区企业研发人员达3845人。二是支持研发项目。重点围绕信息经济、智能装备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省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并对企业进行关键共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如浙江振兴阿祥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攻克的“精密数控滚齿机与机器人协同作业的智能成套装备在齿轮制造业的应用和产业化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到第一批省科技扶持专项资金182万元。三是攻克关键技术。依托物流装备、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中的“领头羊”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打破技术壁垒,着力提升企业行业地位和技术水平。如德马物流技术研究院多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攻克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输送搬运技术、高速分拣技术、密集存储与快速拣选技术、包件智能收发技术等物流装备领域前沿课题,使我国的物流技术装备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目前该企业研究院现有研发人员200余人,拥有发明专利19件,于2017年被成功认定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已成为国内物流装备行业输送分拣领域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企业研究院。

           三、创价值,打造成果转化快车道。一是畅通转化渠道。依托省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构建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平台;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共建浙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吴兴中心,通过技术转化、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科研成果最大价值产业化。近三年,全区企业与高校达成合作协议150多项,合同金额突破3000万元,累计投入研发资金8000多万元。其中通过网上技术市场参与技术拍卖12项,涉及金额400多万元。二是拓宽产品应用。大力支持企业依托各具特色的企业研发平台,把握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导向,开发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的市场急需产品,并针对现有产品不断进行技术攻关,提升产品竞争力。如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为载体,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将产品线延伸至不同应用领域,成为领先行业的超微细合金线材供应商。目前,该企业已与富士康等知名终端品牌配套厂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苹果、三星等顶级消费电子品牌企业配套供应合金线材,2017年企业实现产值7.26亿,利润总额2亿。三是释放专利价值。鼓励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专利技术入股、专利权转让;积极推动发明专利产业化,努力培育和扶持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最大限度释放专利价值。2017年,全区企业争取专利质押贷款7550万元;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和共性技术转化产业化项目达60个,年产值约为28亿元,年增加利润5.7亿元,其中已有25个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产值近15亿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