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田县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凝聚争先进位共识,加快科技赶超发展,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取得较大绩效,科技金融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和小微企业“小升高”计划,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要求,筛选出一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后备企业,加快形成若干条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创新链,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走访调研,组织动员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按照“项目园区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起步高新产业园区建设,成功引进入园企业3家。1-5月,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19.4%;新产品产值增幅12.9%;规上工业技术(研究)开发费增幅1.39%,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二、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
大力推进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县创建,引导企业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发明创造体系,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推动县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半年,累计受理县级科技项目76项,下达科技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项目12项,验收科技计划项目39项,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6项;登记科技成果42项,申报省科技进步奖1项;申报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企业3家,发放第一批专利奖补资金84.15万元。1-5月,全县实现技术交易12项,技术合同交易总额240万元;专利申请量1170件,同比增长30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23件,同比增长1176%;专利授权量657件,同比增长11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件,同比增长100%,增速位于全市前列。
三、科技创新载体和环境建设日益完善
以起步高新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科研力量雄厚的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推动高校创新资源对接,进一步引导、扶持现有企业研发中心提档升级,延伸技术触角,提高科研水平。上半年,组织校企对接活动4场次,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推进意尔康鞋业研发中心建设,推进起步股份与浙江大学、联政公司共建鞋服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推进青田核安核电、汉特姆等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阀门产业检测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模具与先进成形技术研究所、陕西省核学会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筹备成立西安交通大学青田县技术转移中心。大力推进青田县侨乡众创孵化园、电子信息众创孵化园、进口商品城侨创园、安特孵化园建设,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创新创业培训5场次,引进创新创业团队3个,新增创新创业人员10余人。大力推进科技人才工作,入选市“绿谷精英和创业创新团队引领计划”2个,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外专1人,入选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2人,入选数居丽水首位。
四、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标新立异
紧扣年度重点目标,深化科技改革,强化政策导向,实施科技目标管理,大力推进科技强县建设。围绕强化科技创新激发供给侧改革,起草《青田县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大力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发放科技创新券27万元,兑现各类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545万元。加强“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实现科技服务“一站到位”,实现网上办理事项100余件。深化科技金融结合,积极推进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链条的股权融资体系建设,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加强科技贷工作,继邮储银行后又与青田农商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累计为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贷授信额度3560万元。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组织开展“科技助农增收送服务”“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拍摄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15周年专题宣传片,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上半年,累计开展宣传活动4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设置宣传板25块次,播放科普知识短片40场次,受到社会关注和群众欢迎。